汤贤礼,笔名汤曙,安徽安庆人。1965年,汤贤礼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的一个小山村,幼年时因家庭贫困,初中毕业后便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,如今在浙江从事装修工程工作,在行业中稳步前行。
尽管人生轨迹与文学专业领域相去甚远,但汤贤礼对文学的热爱从未褪色。自年少时起,这份对文字的情愫便在他心中扎根,多年来,他始终将业余时间倾注于创作,写下了不少诗歌、散文与杂文。在他看来,写作不仅是日常的爱好,更是值得一生追寻的精神寄托——那些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思绪,既是对生活的记录,也是心灵的独白。
对汤贤礼而言,工作的实践让他对生活有了更实在的感知,而文学创作则为这份感知提供了表达的出口。未来,他会继续守护这份对文学的热忱,在文字中沉淀思考、记录感悟,让这份一生追寻的热爱,在岁月中自然生长。
获奖作品赏析:
展开剩余90%《沁园春·春景寄怀》是汤曙老师的杰出诗作,凭借其极具感染力的文字和细腻的情感表达,荣获特等奖,实至名归。这首诗作通过生动的春景描绘,巧妙地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气息,展现了作者在传统诗词创作上的深厚功力。诗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,还通过景物的细节,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怀旧与思索,情感深邃且极具共鸣力。
从全诗来看,汤曙老师以细腻的笔触勾画出春天的生机勃勃,并将其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巧妙结合。首句“春日韶光,万里霞披,满目翠娇”便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的春日图景,给人一种温暖而清新的感受。“春日韶光”这一表达,不仅体现了春天的清晨阳光,还带有一种温润的气息,仿佛唤醒了沉睡的世界。接着,诗人通过“看青山焕彩,繁花绽笑”展现了春天的生命力与活力,山青水绿,繁花似锦,景象生动、富有动感,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心跳。
“绿枝蹄鹊,碧水浮桡,燕舞檐前,风梳细柳,恰似丝绦漫野飘”这一句,则将春风、柳枝、燕子等自然元素结合,充满了动感与生气。作者在这部分的描写中运用了较为复杂的修辞手法,通过“丝绦漫野飘”这一形象的比喻,巧妙地表现了春风的柔和与柳枝的轻盈,画面感极强,富有诗意。
接下来,“待晴昼,望云悠天阔,分外逍遥。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的细腻感知与对美好未来的期盼。通过诗句的节奏与意境的逐步推进,逐渐呈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。
诗的下半部分则转向了人生的思考与感悟,体现了从个人情感到对命运、社会的反思。“人生六十非遥,忆往昔,豪情逐浪高”这一句,带有一种浓重的怀旧色彩,回顾过去,感慨时光荏苒。接着的“叹青春志壮,胸怀远略”则是对年轻时豪气与理想的呼唤,彰显了诗人不甘平凡的豪情和追求更高理想的决心。
而诗句的最后,汤曙老师通过“岁月如驹,沧桑染鬓,未改初心意更牢。展前路,盼余晖焕彩,再领风骚 。”引出对未来的期许,展示了诗人对个人成长、变化和重新开始的强烈渴望。这个部分的情感十分深刻,诗人不仅反思了过去,还展现了他对于未来的挑战与追求,具有一定的哲理性。
尽管诗作非常成熟,但若要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,或许可以在个别词句的使用上做些微调。例如,“韶华梦绮”一词在情感的传递上稍显含糊,若能更具体地指代某种情境或情感,可能会让整首诗更加紧凑和清晰。此外,诗中的“发月如驹”这一比喻虽有一定的美感,但稍显过于抽象,若能换作更具可感性的形象或意象,或许能够让诗句更具表现力。
总体来说,《沁园春·春景寄怀》是汤曙老师创作的一首感情真挚、意境深远的诗作。通过春天的景象勾勒,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交织,形成了一幅生动且有层次的诗意画卷。恭喜汤曙老师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,获得特等奖,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。
其他作品欣赏:
1.《水调歌头·祭岳父》
2.《沁园春·育子悟怀》
3.《农耕文明的黄昏与希望》
站在时光的渡口回望,农耕文明的长河曾在中国大地静静流淌数千年,滋养出灿烂的华夏文化。然而,如今,却仿佛听见了它沉重的叹息,有人说:“不会再有农民了,80后是中国的最后一批农民。”这话如同一记重锤,敲在心头,让我们不得不直面农村发展的现状与未来。
漫步在如今的乡村,那曾经充满生机的田野,如今许多已被杂草占领。三十年来,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离开农村,奔赴城市。他们渴望在城市的繁华中寻得更好的生活,渴望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。农村的田地渐渐荒芜,曾经熟悉的耕作场景,如春耕时黄牛拉犁的身影,夏日里农民在田间除草的辛劳,秋收时金黄麦浪中的欢歌,冬藏时堆满粮仓的喜悦,都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淡去。
90 后乃至更年轻的一代,对农村的记忆越来越模糊。他们在城市的霓虹灯下长大,对于庄稼地里的麦子和草常常傻傻分不清,24 节气在他们的生活里也不再是指导农事的准则,而更像是书本里遥远的知识。让他们去体验除草、打药、施肥,上山砍柴,放牛喂猪这些农活,简直如同天方夜谭。80 后,真的成为了中国农民的分水岭,他们或许还守着那片土地,但随着时代的发展,土地却似乎在逐渐远离他们的后代。
农民,这个曾经支撑起中国庞大人口生存的群体,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。粮食价格如同被施了定身咒,三十年前与现在基本持平,而其他商品价格却一路飙升。一瓶矿泉水的价格,是粮食价格的数倍。农民们在田间挥洒汗水,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庄稼,从播种到收获,化肥、农药、人工等成本不断投入,然而收获的却往往是微薄的收入,甚至入不敷出。他们靠天吃饭,若是风调雨顺,或许还能有个收成,可一旦遭遇自然灾害,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化为泡影。种一辈子地,想要买车买房、养育孩子,甚至连自己的温饱、婚姻大事都难以解决。在这样的现实面前,农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,踏上打工之路,试图摘掉“农民”这顶帽子。
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,也是时代的选择。城市化的进程如同汹涌的浪潮,不可阻挡。它带来了经济的繁荣,科技的进步,也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方式。农村的年轻人涌入城市,为城市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,他们在工厂里、写字楼中找到了新的生存方式,也为自己和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。然而,这一切的改变,也让我们失去了许多。中国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,正在逐渐走向边缘。那些古老的农具,那些世代相传的农耕技艺,那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民俗风情,都在随着农民群体的消逝而慢慢被遗忘。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?
我们失去的,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,更是一种文化的根基,一种与土地紧密相连的情感纽带。曾经,农民们对土地怀着深深的敬畏与热爱,他们在土地上播种希望,收获幸福,土地是他们的根,是他们的命。而如今,土地却仿佛成了被遗弃的孩子,孤独地守望着乡村的变迁。
那么,中国未来农村的路在哪里呢?站在这片充满回忆又略显荒凉的土地上,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。也许,未来的农村会迎来新的变革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正在加快。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将取代传统的人力劳作,精准的农业技术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,绿色生态的农业模式将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。农村或许会发展成集农业生产、生态旅游、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区域,吸引着更多的人回归。
又或许,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传承农耕文化。将那些古老的技艺、民俗进行保护和创新,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。让年轻一代了解农耕文化的魅力,重新建立起与土地的联系,让“农民”这个称呼不再成为落后、贫穷的代名词,而是代表着一种对土地的热爱,对自然的敬畏,对传统的坚守。
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农村的变革不可避免。虽然我们可能正在经历农耕文明的黄昏,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,在时代的浪潮中,农村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新方向,迎来新的曙光。也许,当我们站在未来回望现在,会发现这一切的改变,都是农村迈向更美好未来的必经之路,而农民,这个伟大的群体,他们的精神和文化,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,不会被遗忘。
汤曙
2025.5.22.晚于上海市徐汇区
4.《沪上寻痕》
四十年光阴,如白驹过隙,悄然流逝。记忆的时针拨回到往昔,那时的我,因工程之故,踏上了上海南京路的土地,在瑶池桑拿浴挥洒汗水、倾注心血。那时的南京路,是繁华的象征,却也带着岁月的质朴。街道上,人流熙攘,车水马龙,商铺林立,吆喝声、交谈声交织成独特的市井乐章。而瑶池桑拿浴,便是这繁华中一处正在精心雕琢的角落,承载着我一段难忘的奋斗时光。
那时的上海,虽已显露出大都市的雏形,但与今日相比,却宛如一幅未完成的画卷。建筑没有如今这般高耸入云,道路也没有如今这般宽广平坦。我们在工地上,与钢筋水泥为伴,与烈日寒风抗争。一砖一瓦,都凝聚着我们的辛劳;一钉一铆,都承载着我们的期望。在那段日子里,上海于我而言,是奋斗的战场,是梦想的起点。
而今,四十年后,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,来到了徐汇区。刚一踏入,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。昔日的模样早已不见踪影,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崭新而又充满活力的天地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,直插云霄,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,折射出这座城市的现代与时尚。街道宽阔整洁,车水马龙却井然有序,各种先进的交通工具穿梭其中,展现着科技的力量。街边的绿化带郁郁葱葱,繁花似锦,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生机与灵动。
漫步在徐汇区的街头,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。商场里,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,高端的品牌、时尚的设计,彰显着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魅力。公园里,人们或悠闲地散步,或欢快地嬉戏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享受着这美好的生活。文化场馆内,艺术展览、音乐会、戏剧表演等活动精彩纷呈,吸引着无数热爱文化艺术的人们。这里的一切,都在诉说着上海四十年的飞速发展与巨大变迁。
站在繁华的街头,回首往事,恍若隔世。好家在昨天,那时的点点滴滴,仿佛就在眼前。曾经的汗水与欢笑,曾经的艰辛与拼搏,都成为了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。四十年的时光,改变了这座城市的面貌,也改变了我们的人生。岁月的痕迹,悄然爬上了我们的脸庞,但心中的那份对上海的眷恋与热爱,却愈发深厚。
上海,这座充满魔力的城市,用四十年的时间,书写了一部壮丽的发展史诗。从过去到现在,它始终以开放的胸怀、创新的精神,不断迎接挑战,追求卓越。它见证了无数人的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,也见证了无数人的奋斗在这里开花结果。而我,作为这四十年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,心中感慨万千。
四十年,对于历史的长河而言,不过是短暂的一瞬;但对于一座城市、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,却是一段漫长而又充满故事的岁月。在这四十年里,上海实现了华丽的蜕变,而我,也在岁月的磨砺中不断成长。愿上海在未来的日子里,继续绽放光芒,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;愿我们都能在时光的长河中,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,让回忆如美酒般,愈久弥香。
大上海,我又来啦!愿你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留下珍贵而美好的回忆!
汤曙
2025.5.15.于上海徐汇区
5.《岁月长歌,父爱如山》
在时光的长河中,总有一些故事,如同一把重锤,狠狠地撞击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,让泪水潸然而下。岳父的一生,便是这样一曲饱含沧桑与坚韧的长歌,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生活的酸甜苦辣,每一段旋律都铭刻着对家人深深的爱。
岳父出生于贫寒之家,身为三兄弟中的老大,他的童年记忆被那一间砖瓦房填满。那座房子,蜷缩在老祖堂东上角的隔壁,承载着岁月的风霜。祖堂,这座詹姓与张姓共同的心血结晶,静静伫立,划分出东西两边的烟火人家,东边詹姓,西边张姓,它见证着几代人的悲欢离合,也目睹了岳父成长的艰辛。
年少时,岳父毅然投身军旅,那一身军装承载着他的热血与梦想,是他对未来的憧憬,也是家庭的希望。退伍后,他踏入江苏宜兴水泥厂,本以为日子会在辛勤劳作中有条不紊地变好,可家中嗷嗷待哺的五个孩子,如同沉重的巨石,压得他喘不过气。两个男孩、三个女孩,命运的残酷还在于其中一个女孩早早夭折,生活的苦难仿佛没有尽头。岳母,这位坚毅的女性,一面在生产队拼死拼活挣工分,一面操持着家中大小事务,照顾着年幼的孩子。食不果腹是常态,忙碌的日子里,连片刻休憩都是奢望。
岳父看着疲惫不堪的岳母,心疼如绞。那一刻,他没有丝毫犹豫,决然辞去工作,背上行囊,回到故乡的土地务农。这片熟悉的土地,接纳了他的疲惫与决心。回乡后,他扛起生产队长的重任,每日伴着晨曦而出,随着暮色而归。田间地头,他挥洒的汗水浸湿了泥土,只为多收获一些粮食,让岳母能少些操劳,让孩子们能填饱肚子。那一双布满老茧的手,翻耕着希望,也为家人撑起了一片天。
孩子渐多,住房愈发拥挤,改善居住条件成了岳父岳母心中的执念。终于,寻得一处屋基,可谁能料到,等待他们的竟是一座石头山。没有机械助力的年代,岳父带着全家老小,开启了一场与大山的艰苦较量。每日,不是扁担压肩,穿梭在挑土的崎岖小路,就是在硝烟弥漫中放炮开山。石头的坚硬,磨破了双手;工程的浩大,熬红了双眼。无数个日夜,岳父未曾睡过一个安稳觉,满心满眼都是未完工的房子。终于,在一家人齐心协力之下,房子落成,崭新的墙壁,坚实的屋顶,那一刻,岳父眼中的欣慰驱散了些许疲惫,一家人终于有了遮风挡雨的温馨港湾。
然而,命运的阴霾并未就此散去。几年后,大舅哥毫无征兆地病倒,持续高烧不退,仿佛被恶魔缠身。岳父带着他辗转于各大医院,每一张诊断书都如同沉甸甸的判决书,最终“脑瘤”二字将一家人打入深渊。岳父倾尽所有,积蓄如流水般散去,只为抓住那一丝渺茫的希望。可命运并未眷顾,大舅哥还是永远地闭上了双眼,徒留几个月大的孩子在襁褓中啼哭。那一刻,岳父岳母的世界崩塌了,岳母泪如雨下,哭干了半生的悲苦;岳父沉默不语,将所有的痛深埋心底。那一头黑发,在一夜之间,仿佛被霜雪浸染,银丝缕缕,尽显沧桑。
但生活的齿轮不会因悲伤而停止转动。岳父岳母强忍着巨大的悲痛,将全部的爱倾注在小孙儿和小舅哥身上。他们用颤抖却坚定的双手,为小孙儿编织未来,在每一个清晨伴他诵读诗书,于每一个夜晚为他掖好被角。小舅哥读书奋进,岳父在背后默默支持,田间的收成换来了学费,辛勤的劳作供养着小舅哥走出校园,步入社会。看着小舅哥事业逐渐起步,小孙儿学业有成,岳父的眼中,总算有了一丝慰藉的光亮。
岁月无情,它悄然在岳父脸上刻下深深的沟壑,曾经挺拔的脊背渐渐弯曲,矫健的步伐变得蹒跚。小时候的穷苦、中年丧子的剧痛,还有持家操劳的重担,如同一把把利刃,一点点削去他的精气神。到了今年,岳父的身体急转直下,食欲全无,双腿再也无力支撑他行走。病榻之上,他眼神中透着对家人的不舍,对这片生活了一辈子土地的眷恋。
最终,岳父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。那一天,风在呜咽,云在低垂,亲人们的哭声回荡在屋舍田野。他走了,带着一生的疲惫与牵挂,却留下了无尽的爱与坚韧。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责任,什么是父爱如山。他的故事,如同一盏明灯,在岁月的迷雾中,照亮我们前行的路,让我们懂得,无论生活给予多少苦难,只要心中有爱,便能咬牙走过风雨,迎来曙光。
如今,站在岳父亲手建造的房子前,抚摸着那岁月斑驳的墙壁,他劳作的身影、坚毅的眼神仿佛就在眼前。我们会带着他的期许,带着他传承下的爱与力量,继续书写生活的篇章。因为他从未真正离去,他的爱,早已融入这片土地,融入子孙后代的血脉,生生不息,永垂不朽。
汤曙
2025.3.18一26于浙江莫干山
发布于:福建省大象配资-线上杠杆炒股-深圳配资-个人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