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双拥工作融入日常、化作经常、落在平常
评论员 姚 立
八一建军节之际,各地密集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、军民互动等活动,全社会涤荡着浓浓的双拥热潮。“八一”无疑是推动双拥工作的关键时机,更多的双拥工作应融入日常、化作经常、落在平常,做到365天“暖心在线”。
双拥是根植于制度中的责任担当。做好双拥工作,关键在责任落实、贵在常态长效。青岛将“最佳海湾筑军港,最美地块建营房,最优儿女穿军装,最好保障献国防”的新时代拥军“青岛理念”融入城市血脉;北京精心打造社会化拥军服务平台,凭借“一证、一册、一图、一站、一平台”的创新体系,成功汇聚20万余家商户,凝聚起强大的拥军合力,构建起覆盖全国、线上线下协同的拥军生态。一座城市的双拥成色,既要有节庆时的锣鼓喧天,更要有日常中的细水长流。当每个城市都能把“尊崇军人、尊重退役军人”融入精神内核,固化为惠军的硬性制度,双拥已经与一座城市发展同频共振,双拥氛围自会愈加浓厚。
双拥是体现在细节里的暖心实践。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军人及其家属的权益保障,一系列惠军政策的出台,体现了国家对军人的关怀与尊崇。但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,只有将惠军政策真正落到实处,才能让军人感受到真切的尊崇。绍兴打造“忠孝并行”双拥品牌,常态化开展义务兵父母体检、军属疗养等 ,形成“产城人文”融合的双拥模式。孝感市着力解决部队“三后”问题,常态化落实随军家属招聘、军人子女就近入学、加分等政策,受到驻军部队的一致好评。双拥的温度,体现在能读懂军人眼中的牵挂,能感知军属心底的期盼。聚焦官兵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带着感情做好拥军工作,办好办成一件件实事,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,才能真正温暖军人及其家属的心。
展开剩余45%双拥是彰显在平常时的行动证明。“人民子弟兵来了!”今年夏季,面对贵州、北京等多地暴雨洪灾,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,又是那抹迷彩绿筑起生命堤坝。“南京路上好八连”40多年坚持每月10日、20日在南京路开展理发、补鞋、量血压等为民服务活动,风雨无阻,从未缺席。军爱民的情怀有多深,民拥军的真情就有多浓。一直以来,子弟兵给人民带来的安全感幸福感,正是双拥精神的生动诠释,是军民鱼水情的直接体现。无论是抢险救灾,还是助力地方发展,部队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,应当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时刻为地方建设贡献军人力量。
新时代的双拥,形势特点在变,唯用心用情最是暖人心。政府部门要当好“调度员”,构建上下贯通、高效执行的政策体系;企事业单位要当好“生力军”,形成各具特色、直抵人心的拥军品牌;社会各界要当好“暖心人”,用心用情支持国防、关爱军人军属。只有当每一天都是“双拥日”,每个人都是“双拥人”,我们才能汇聚起强国兴军的磅礴力量。
“新形势下,双拥工作只能加强、不能削弱。”从战火纷飞岁月里的“最后一口粮做军粮”,到和平年代的“最暖一颗心系国防”,双拥传统正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,双拥工作始终在新作为中彰显新力量。让我们用持之以恒的行动证明:让双拥之花四季常开,让尊崇之光永远闪耀。
(作者系湖北省孝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)
丨本期来源:中国双拥
发布于:北京市大象配资-线上杠杆炒股-深圳配资-个人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