顿巴斯的黄昏,血染残阳。T-0514公路旁的白桦树上,新竖起的路标赫然醒目:“距克拉马托尔斯克——48公里”,宣告着俄军胜利的脚步。这冰冷的数字,是乌克兰军队血泪交织的注脚,也是西方军援神话在顿巴斯战场上破灭的悲歌。
红军城北郊的麦田,如今已化身装甲坟场。乌军第155机步旅的突围尝试,最终以电台里绝望的呼叫“向日葵田需要棺材”而告终。 恰索夫亚尔高地的失守,让俄军炮兵占据制高点,俯瞰全局,每发炮弹都精准地落在乌军补给车队的必经之路上,载着绷带的卡车在公路弯道上燃成熊熊火球。
亚速第1军的狼头徽章,仍在多布罗皮利亚飘荡,却无力阻挡俄军的铁蹄。 他们曾以悲壮的姿态投入战斗:马里乌波尔钢铁厂交换回来的战俘,司令普罗科彭科脸上还留着当年弹片划伤的疤痕,亚速第1军三个旅,不足万人,却要对抗红军城方向压来的十六万俄军重兵集团,这本身就是一场残酷的“自杀式冲锋”。俄媒的嘲讽——“踏进了鬼门关”——并非毫无道理。
展开剩余75%多布罗皮利亚的反攻,变成了一场血肉磨坊。乌军第3亚速旅的督战队,躲在五公里外拍摄宣传片,却逼迫新兵们冲锋陷阵;俄军FPV无人机,携带着三公斤炸药俯冲而下,精准打击扛着“标枪”导弹的士兵。鲁比日内战场上,弥漫着烤肉般的焦臭,那是血肉被焚烧的味道。亚速第12旅试图夺回公路控制权,却被俄军三吨级航空炸弹覆盖,残肢挂在高压电线上,随风摇曳。 在玉米地里埋伏的“黄鼠狼”步战车,被温压弹夷为平地,焦黑的残骸冒着青烟,这是俄军无人机镜头记录下的震撼画面。
在此之前,俄军第132旅的闪电行动,更是狠狠地打了乌克兰总参谋部一个耳光。前一天,总参谋部还在吹嘘“只有零星侦察兵渗透”,转眼间,俄军已狂奔十八公里,直插克拉马托尔斯克眼皮底下。后方十公里防区,空旷得如同野营场地,连反坦克壕都没挖完。 俄军坦克在旷野上肆意驰骋,顿巴斯运河防线的关键——多布罗皮利亚——危在旦夕。俄军尖兵已摸到城郊汽车站,T-0514公路这条乌军生命线被拦腰斩断。克拉马托尔斯克的超市货架开始空空如也,政府大巴连夜疏散妇女儿童向西逃亡,加油站排起了长达三公里的队伍,电价一天暴涨30%。
乌克兰总司令西尔斯基不得不掀开最后一张底牌:紧急抽调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的守军——亚速第1军三个旅,万人兵力,火速驰援多布罗皮利亚。第14旅被投入罗金西克,用血肉之躯堵住红军城的最后补给通道;第12旅和第20旅则扑向多布罗皮利亚以东,在斯德皮村废墟中架起反坦克导弹。
然而,西方军援的承诺,最终变成了一场空欢喜。英国提供的无人机,80%续航时间不足十分钟;德国承诺的“豹2”坦克,仅到位三成;美国海马斯火箭弹,则被俄军电子干扰得四处乱飞。 康斯坦丁诺夫卡守军更是惊觉,友军——第93机步旅——已连夜撤离,火炮被埋进混凝土废墟中,俄军侦察兵天亮时便占领了城南加油站。
战壕里,亚速军老兵们传递着铁罐咖啡,用马克笔在防弹插板上涂鸦——“为马里乌波尔再干一杯”。 远处,T-90M坦克的轰鸣声,盖过了他们低声的祈祷。 这支部队,用尽最后的力气,在顿巴斯的土地上,谱写着悲壮的挽歌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大象配资-线上杠杆炒股-深圳配资-个人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