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句心里话,这两年“退役军人优待证”是个热词,刚推出时,很多老兵是激动得不行——毕竟,这是自己身份的证明,也是国家尊崇的象征。有人特意跑到市里拍照办证,拿到那张卡的时候,小心翼翼地放进钱包,逢人就想亮一亮:这可不是普通卡片,这是军装脱下后的“另一枚勋章”。
可没想到,真等用的时候,不少人却碰了一鼻子灰。
有老兵说,他去景区,本想着凭优待证能免个门票,结果工作人员翻来覆去看了半天,摇摇头:“我们这边没这个政策,最多打个七折。”他心里别提多尴尬了,后面排队的人还用奇怪的眼神看他,好像怀疑他是不是假证。
还有人去医院看病,拿着优待证去挂号窗口,结果窗口的小姑娘说:“这个不在系统里,得用医保卡。”当时老兵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——优待证啊,不是说全国通用吗?咋就变成了“有些地方认、有些地方不认”的半吊子政策?
于是,网上就有人提议:既然全国政策不统一,干脆取消优待证算了,省得老兵们到处碰壁,反而心里难受。
展开剩余65%听到这话,不少老兵气不打一处来。取消?那咱的身份认同感呢?那一张卡,虽然在某些地方用不上,但它是军旅生涯的印记,是自己奉献青春的象征。取消了,心里就像少了一块东西。
但冷静下来想,大家抱怨的,其实不是优待证本身,而是全国政策不统一这个硬伤。
举个例子,某些省市做得特别好,优待证可以免公交、地铁、景区门票,还能在医院、银行享受优先窗口,真是走到哪都方便。可换个地方,优待证就成了一张“塑料片”,除了能证明你是退役军人,几乎啥用没有。老兵们就纳闷了:国家不是说要尊崇军人吗?为啥到了地方,就各唱各的调?
这就像一个班长带着全班人集合,前面口令喊得响,可到执行的时候,有人齐步走,有人慢跑,有人干脆原地不动——那场面别提多乱了。
更让人心里不舒服的是,很多老兵出门在外,不知道哪里能用、哪里不能用,还得提前去查当地政策。有的地方还分“本地证”和“外地证”,本地老兵待遇好,外地老兵就打折打得惨,这让不少老兵觉得自己被“地域区分”了。
其实,很多人支持的,不是取消优待证,而是希望全国统一标准——不管你在哪个省市,不管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,只要拿着优待证,就能享受同样的待遇。这样,优待证才是真正的“全国通行证”,而不是一个看得见、用不上的摆设。
说白了,老兵要的不是奢华的福利,而是一种被认可、被尊重的感觉。一张卡,承载的是军人的荣誉感,也承载了社会的态度。
所以,与其取消,不如完善;与其削弱,不如加强。统一政策、全国联网,让优待证在每个地方都能“亮出来、用得上”,才算对得起老兵们曾经的付出。
老兵们心里有杆秤,他们不是为了那几块钱门票,而是为了那一声“谢谢您曾经为国家付出”。
战友们,你们觉得呢?是支持取消,还是支持全国统一政策,让优待证真正有用?说说你的看法——
发布于:四川省大象配资-线上杠杆炒股-深圳配资-个人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