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比赛少了整整8分钟,这时间都去哪儿了?
辽宁队那帮老将,像李晓旭、赵继伟他们,估计做梦都能笑醒。新赛季的赛程表还没捂热乎,就听说CBA可能要把单节12分钟改成10分钟,直接跟国际篮联的比赛看齐。这一刀下去,每场球少了8分钟,对那些靠经验和最后几口气拼命的球队来说,简直是天降甘霖。一场高强度对抗下来,能少跑那几步,关键时刻就能多一丝力气去拼个篮板或者投个准绝杀。
可镜头一转,南边的广东队那边,气氛就没那么轻松了。杜锋指导手下那群精力旺盛的小伙子,徐杰、胡明轩,还有新来的崔永熙,他们最不缺的就是体能。他们缺的是什么?是上场时间,是在真刀真枪的比赛里犯错和成长的机会。本来就在外援和主力手里抠时间的年轻人,现在连这点汤水都可能要被进一步压缩了。
这事儿的根源,说白了,是CBA想跟国际比赛节奏统一。想法是好的,让国家队出去打比赛时能更适应40分钟的节奏,不用每次都调整体能分配。根据近几个赛季的数据,本土球员的平均出场时间在外援政策放开后本就呈现下滑趋势,尤其是一些角色球员,上场时间已经碎片化。现在总时间再砍一截,对整个本土球员生态的影响,恐怕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。
最有意思的是那个外援规则。新赛季还是允许注册4个外援,每场比赛4节7人次。掰着指头算算,40分钟的比赛,大部分时间球权还是在外援手里转。以前48分钟,国内球员好歹还能在衔接段或者垃圾时间多打一会儿,找找感觉。现在时间一缩,教练为了成绩,用人只会更保守,更依赖即战力强的外援和老将。那些天赋不错但需要比赛打磨的新人,他们的成长空间被无形中又关上了一扇窗。
所以你看,这事儿就特别拧巴。一方面,是为了国家队成绩,让联赛规则向国际看齐,这逻辑听上去无懈可击。可另一方面,联赛是国家队的根,你把根基上那些嗷嗷待哺的幼苗的生长空间给挤占了,长期来看,国家队又能从哪里选拔人才呢?这就像为了让几棵大树长得更好,却忘了给周围的小树苗浇水。
最终,这缩短的8分钟,可能会成为CBA新赛季一道微妙的分水岭。它让一些球队的争冠窗口得以延长,也可能让另一些球队的未来变得模糊。不知道那些坐在板凳席末端的年轻人,看着场上飞速滚动的计时器,心里会是什么滋味。也许,这就是职业体育的一部分,残酷,又现实得让人没话说。
大象配资-线上杠杆炒股-深圳配资-个人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